第一部分: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季度国民经济总体平稳增长,但疫情带来的不确定影响有扩大的趋势,再加之国内外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为今年5.5%的经济增长目标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一、一季度经济发展形势回顾
(一)增速好于预期,保增长压力不减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同比增长4.8%,环比增长1.3%。一季度GDP增速在财政政策提前发力,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配合下成功阻断了2021年增速逐季下滑的趋势。相对于2021年同期18.3%的高基数,当前增长速度好于预期值。
分产业来看,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10954亿元,同比增长6.0%,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去年同期8.1%;第二产业增加值106187亿元,同比增长5.8%,拉动经济增长2.1个百分点,去年同期24.4%;第三产业增加值153037亿元,同比增长4.0%,拉动经济增长2.4个百分点,去年同期15.6%。从同比数据来看,由于去年第一季度的高基数效应,今年第一季度三次产业增速均慢于去年同期。相比于2021年第四季度的增速,除第二产业受财政政策前置发力的刺激,增速加快3.3个百分点外,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均出现了增速下滑。为了实现今年增长目标,后续保增长的压力不减。
(二)工业放缓趋势未改,制造业增长压力加大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较1-2月增速放缓1.0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环比增长0.39%。
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速较快,同比增长10.7%,高于1-2月累计同比9.8﹪的增速;制造业增长6.2%,较1-2月累计增速回落1.1个百分点;公共服务业同比增长6.1%,较1-2月累计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在制造业具体行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14.2%,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快7.7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8.1%,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1.6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22.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5.7%;医药制造业继续保持11.8%的两位数增长。高技术制造业以及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有助于提升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结构优化,新增长动能的引擎作用继续显现。但受制造业总体增速放缓的拖累,使一季度工业增速自2021年一季度开始逐季放缓的趋势并未能改变。
工业企业利润率与GDP增速保持同步增长。今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0%,增速较2021年12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在41个大类行业中有22个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或减亏,其中有15个行业利润增速超过10%。
受地缘政治以及疫情突发的影响,不确定因素超过预期,今年3月份部分企业出现临时减产停产,工业品产销率降至94.5%,产成品库存升至近年高位。中小微企业成本压力显著增加,增收不增利等问题凸显,工业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如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5%,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7%。
(三)服务业继续恢复,接触类服务业持续承压
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153037亿元,同比增长4.0%,比上年四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6%,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6%,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4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8%、5.1%,合计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7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2.5%,其中3月份同比下降0.9%。1-2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6%。
服务业总体上继续恢复,但受疫情反复的冲击,景气水平明显回落。3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6.7%,比2月份下降3.8个百分点,服务业市场活跃度明显转弱。其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下降20个百分点以上,企业经营压力有所加大。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3.6%,比2月份回落6.0个百分点。
(四)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失业率有所攀升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5元,同比名义增长6.3%;实际增长5.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32元,同比名义增长5.4%,实际增长4.2%,慢于GDP增速0.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78元,同比名义增长7.0%,实际增长6.3%,快于GDP增速1.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2.39,比上年同期缩小0.04。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8504元,同比名义增长6.1%。收入结构上,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名义增长6.6%、经营净收入同比名义增长5.4%、财产净收入同比名义增长6.1%、转移净收入同比名义增长6.3%。从收入增速的结构上可看到,居民经营性收入受疫情的影响较大。
居民收入总体上与经济增速相匹配,不论从总量还是结构上均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
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85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5%,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8%,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0%;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7.3小时。
(五)消费受冲击较大,网上消费支撑加强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659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商品零售98006亿元,增长3.6%;餐饮收入10653亿元,增长0.5%。扣除价格因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3%。全国网上零售额30120亿元,同比增长6.6%,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快3.3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5257亿元,增长8.8%,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快5.5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3.2%。从月度来看,受本土疫情点多面广频发,3月的消费市场受冲击严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3.5%,其中,餐饮收入增长-16.4%,商品零售增长-2.1%。
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9.4%,拉动GDP增长3.3个百分点。
在疫情的超预期影响下,伴随着收入增速放缓以及失业率的提升,消费市场一方面受疫情的影响,消费力未能释放,如餐饮、旅游等接触类消费受影响严重;物流管制也影响到网上消费。叠加去年同期高基数效应,导致3月消费同比转负。另一方面,面对经济中不确定因素的加大,居民消费信心不足。
(六)部分投资持续改善,增速好于市场预期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4872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5%,制造业投资增长15.6%,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0.7%。民间投资59622亿元,增长8.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4%。从经济新动能来看,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7.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2.7%、14.5%。高技术制造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7.5%、35.4%;高技术服务业中,信息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1.3%、19.0%。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6.2%,其中卫生、教育投资分别增长23.8%、17.2%。
总体上,一季度,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6.9%,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弱于消费的贡献。
相比于2021年逐月回落的投资增速,今年开年以来,投资在基础设施和制造业上实现较快增长,为投资提速形成支撑。一方面,政府为提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了对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以及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上的各方面政策的大力支撑推动高技术制造业的持续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如推动全国统一市场建设,加快打造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国家互联网直联点建设等。但受限于房地产市场前期政策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负面消息频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从今年1-2月的最高38.3%的增速上直线回落。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1046万平方米,下降13.8%;商品房销售额29655亿元,下降22.7%。市场对房地产投资信心仍不足,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形成拖累。
(七)出口增速保持高位,进口动力减弱
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94151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出口52260亿元,增长13.4%;进口41891亿元,增长7.5%。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10369亿元。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3.9%,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3.2%,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8%,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从月度数据来看,3月,中国出口总值2760.8亿美元,同比增长14.7%,虽相对于去年逐月的增速有所回落,但出口增速仍保持在高位运行。全球受今年3月新一轮的奥米克戎疫情影响,使得海外供需缺口仍在。另一方面,国际地缘冲突仍然持续,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维持在高位运行,也对我国出口继续增长起到了支撑作用。今年3月,中国进口总值2287.0亿美元,同比增长-0.1﹪。出口增速两年来首次转负,大幅低于市场预期。3月份国内进口PMI录得46.9,低于前置且处于荣枯线以下。
总体上,一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7%,拉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
二、二季度经济发展形势展望
(一)需求方
1.投资先行指标良好,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承压
(1)基建与制造业投资方面,投资先行指标增势良好,有利于投资持续扩大。第一季度,投资新开工项目3.5万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2万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54.9%;国家预算资金增长34.7%,自筹资金增长15.0%。在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前提下,落实好增值税留抵退税,加强金融信贷支撑力度等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同时发挥专项债效能,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能够促进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的稳定。
(2)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第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38159亿元,同比下降19.6%。1-3月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也已经跌破100,分别为96.83,96.92,96.66。1-3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和施工面积累计同比分别为-17.5%,1.0%;土地购置面积和土地购置费累计同比分别为-41.8%,0.6%。可见房地产投资领域所有先行指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可以预见二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不容乐观。
2.消费不确定因素仍然延续,信心恢复尚需时日
从内源性消费角度看,第一季度收入增速不及GDP增速;受疫情影响收入结构上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有放缓趋势,对消费的增长形成不利冲击,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未来收入信心指数环比持平,但同比下降了-1.96%。另一方面,疫情的不确定性影响仍然存在,消费者信心指数在1月短暂上升后,2月又回落到120.5,仅高于去年第四季度。同时,一季度失业率的上升也将影响到消费的增长。多方因素作用下,可以预见二季度消费的增速并不会有较大的改观。
3.净出口短期内将继续保持增速
(1)出口方面,随着国外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美国3月制造业PMI为58.5,较2月上升1.2个百分点,生产处于景气区间;欧元区3月制造业PMI为54.1,虽略低于前值,但也在扩张区间。可见国外供需缺口有望进一步缩小。与此相应今年3月中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2,低于2月水平,预示着出口增速存在下行压力。但世界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将对我国的出口形成一定的支撑。制造业产品出口方面,第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4.4%。分行业看,化工、专用设备、汽车等行业出口交货值分别同比增长41.0%、33.2%、29.5%;受防疫物资出口快速增长拉动,医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保持两位数以上较快增长,同比增长14.5%。可以预见第二季度出口增速有望在下行压力下保持较高的增速。
(2)进口方面,受国内疫情防控与经济形势的影响,生产方面中国3月PMI为49.5,进口PMI为46.9,低于前值48.6,两者均低于荣枯线。当前经济仍处于收缩区间,不利于进口提速。消费品进口方面,受收入增速减缓的影响,消费进一步走低,一定程度上将拖累了消费品进口。
(二)供给方
从供给方来看,二季度保增长压力不减。从先行指标上看,3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4.5%,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同期制造业PMI为49.5,已低于荣枯线。新订单指数为48.8,低于前值50.7,相应的在手订单指数为46.1,略高于前值45.2。非制造业商务活动PMI为48.4,服务业PMI为46.7,均低于前值,且处于收缩区间。先行指标预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均处于收缩区间。另一方面,一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8%,比上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与2019年一季度基本持平。分三大门类来看,采矿业产能利用率为77.0%,比上年同期上升1.7个百分点;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5.9%,下降1.7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能利用率为73.8%,下降0.7个百分点。二季度不确定因素仍在,各地频出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中断也严重地影响着企业生产。
(三)二季度经济增长预测
综上所述,叠加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正负向因素,预计二季度经济能实现4.6%的增速。当前经济运行中主要问题是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权衡问题。突出表现在产业链和供应链因各地的突发疫情而被迫中断,导致经济循环受阻。主要表现在经济主体信心不足,后续政策应更关注主体的信心提振。财政政策上加快地方债在规模可控的基础上的发行,并落实优质项目的开工率;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需要关注通胀风险。加快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具体细节出台,提升我国经济内循环的质量。